看到有人推荐这本《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就买来看看。看的时候不由想起十年前跟朋友一起逛书展的时候,买了那本还算出名的《批判性思维指南》,当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只是在翻概述和目录觉得有点儿意思、有点儿道理,就直接拿着了,当时朋友还说,诶,你买这书……是学学怎么抬杠么?我当时笑笑,没说什么。
后来看了这本书,当然是知道这不是教人抬杠,而是告诉你应该如何对事物进行思考,向你讲述一些通常容易出现的谬误,形成出自身勾勒的面貌,通过自己的思辨发掘出事实的真相——或至少是自己认为的真相,然后后续通过事实的结果验证自己的思辨是否正确,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逻辑链条。当这样的链条形成了一种习惯,你就很容易很快地发现很多事实的真相,抓住事物的本质。
很遗憾,我直到30多岁才了解到这个。而在西方,这是大学入门学科。
而今天,我再看上面那本《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的时候,在想到的竟然是,“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是否合适?因为通常而言,批判在中文里的意思通常代表着一种一方对另一方的批评和审判的意思,多少带有些对错二元对立,批判方的立场不容置疑的意味,就像在文革时期,所谓的大鸣大放大批判,通常是用声讨的形式带有审判色彩的批斗,被批判方,基本没有辩解权。所谓但从这个“批判性思维”的中文翻译里,似乎:
1、易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让人联想到挑剔、否定、指责等,被误解为“否定”或“批评他人”,从而产生如我朋友所说“是学习怎么抬杠么”的感觉;
2、忽略了“思辨性”:“Critical thinking”还涉及逻辑推理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积极的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而“批判性思维”的翻译则没有完全体现出这一点。
所以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觉得,虽然现在中文学界里,“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又广泛的翻译,但毕竟还没有成为正式的学科,会不会还来得及改变一下?比如称为“思辨性思维”或者“明辨性思维”什么的,让人一眼即知是思考而不是抬杠、审判的意思?
胡思乱想、狐思乱想了,哈哈。